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昆明文理学院版权所有
龙泉校区:云南省昆明市龙泉路岗头村627号 杨林校区: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杨林职教园区 滇ICP备100011043号
电话:0871-65843058
12月17日上午,一场以“习语润青心,基层蕴华章”为主题的基层就业卓越奖师生分享会在昆明文理学院杨林校区圆满举行。此次活动由学校就业指导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校团委联合举办,分享会邀请了全国基层就业卓越奖获得者、昆明理工大学副研究员洪云老师到校进行分享与交流。学校院长戴世平,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院长杨添富,副院长刘若冰,就业指导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校团委相关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参加上述活动。
分享会伊始,洪云老师分别从“热爱”“超越”“工作世界”“发展”“能力”5个关键词入手,结合自己14年的就业教育经历,以生动的案例为学校师生带来了精彩的分享。她说,“热爱自带持之以恒,让人废寝忘食”,因此也希望广大文理学子在追逐梦想、锚定职业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兴趣,而在进行职业选择的时候“如果你关注一个比你自己更大的问题,比如社会的需要,他人的福祉,你就会获得更大的力量和前程”,以此鼓励在校大学生在基层建功立业。
随后,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施银慧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作为切入点,结合洪云老师的分享作了题为“青春挺膺担当,书写时代华章”的报告,她介绍了学校“全国基层就业卓越奖”获得者林志波的经典案例,呼吁广大学子扎根基层,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最后,参会领导结合自身经历与师生代表进行了交流。杨添富从“热爱”谈起,以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他指出,广大文理学子要选择自己热爱的职业,持之以恒,成为奋斗终生的事业。而在大学的学习中,实践能力的培养也至关重要,希望文理学子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也要注意能力的培养与积累。
戴世平主要围绕自己的职业选择和职业经历进行了分享,他强调当代大学生要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增强自己的阅历经历,提高自己的能力,积极响应祖国号召,将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主动投身祖国建设。
近年来,昆明文理学院毕业生参与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三支一扶”等国家、地方基层项目学生人数共计 870 余人。学校连续三年被共青团中央评为“优秀西部计划项目办”。涌现了林志波、白欣、李羿辛、郭梅等一批基层就业典型,其中林志波入选2023-2024年度“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学(教)金”奖励名单。下一步,学校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做好基层就业宣传,引导学生在基层广阔天地奉献自己的青春韶华。
昆明文理学院基层就业典型代表
林志波,昆明文理学院2017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获得者。她在家乡脱贫攻坚工作中先后担任松坪村党支部副书记、支部书记和村主任。她在一线奋斗的7年间全身心的投入脱贫攻坚工作,在职期间,她带领全村1026户3602名乡亲建房子、修道路、强产业,让家家户户达到“两不愁三保障”脱贫致富,走上“乡村振兴”道路,她是领导眼中的“头雁书记”,同事口中的“波书记”,更是乡亲们心中的“花椒姑娘”。从23岁到29岁,7年时间,为了松坪村脱贫攻坚工作、为了乡亲们的幸福生活,她默默无闻地坚守在山村,无怨无悔地付出了青春和汗水。如今,村庄美丽了,乡亲们富裕了,她也将“接力棒”传到另一个23岁的青年手中,而她也从“黄毛丫头”成长为一个稳重成熟的村干部,虽然工作在变化,不变的是她那颗炙热、执着、奋斗的心,她将继续扎根基层,用她的青春和热血回报养育她的父母,教育她的母校,培育她的党组织,她也呼吁更多的有志青年到农村去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白欣,昆明文理学院2023届建筑学专业毕业生,现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昆明文理学院读书期间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成为一名武警战士。两年服役后,回校完成学业,于毕业之际再次选择入伍。从战士回归学生,不变的是一颗求学探索的进取心,从学生又回归战士,不变的是赤胆报国的忠诚,怀揣梦想铁肩担当,把爱国之心化为报国之路,在兴军报国中绽放青春之光。
李羿辛,昆明文理学院2016届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现任澜沧县发展河乡勐乃村驻村第一书记。于昆明文理学院毕业后,他扎根基层,选择到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民族中学任教,从事体育教育工作。2021年5月,他积极响应组织号召,到澜沧县发展河乡勐乃村担任第一书记。驻村两年多以来,从三尺讲台到田间地头,我也从基层工作“小白”成功蜕变为村里“百事通”,他把勐乃村当作家乡,利用自身专业优势,深入群众,带动教育发展,在基层散发着青春活力。
郭梅,昆明文理学院2017届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生。现任麻栗坡县八布乡中心学校教务处主任。2017年9月自参加工作以来,她先后担任过班主任、教务主任、校长、支部书记。她带着老师们亲自动手建设“绿美校园”,电灯不亮了,她带着老师们一一排查检修;学生床板坏了,她亲自拿上锤头和钉子进行维修维护;学校没水了,就主动带领老师们去源头挑水;在她的带领下学校先后获得“文山州少先队工作优秀集体”、“文山州中小学最美书屋”、“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先进基层党组织”。
杨雪莹,昆明文理学院2016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毕业后,考上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特岗教师,任教于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敖寨侗族乡洋世界小学。由于学校地处偏远山区,群山环绕,道路崎岖,学校师资严重不足,因此学校老师身兼数职是常态,门卫请假,她守过学校大门;厨师请假,她给学生做过饭菜;有需要“送教上门”的学生,她就骑着摩托车翻越十几里山路到学生家里上课。但这些都没有吓跑她,自任教以来,她扎根农村教育,执着坚守在教育教学第一线,默默耕耘,矢志不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