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昆明文理学院版权所有
龙泉校区:云南省昆明市龙泉路岗头村627号 杨林校区: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杨林职教园区 滇ICP备100011043号
电话:0871-65843058
近日,共青团玉溪市委向我校团委发来感谢信,对我校吴镜瑞、郭茹婷、普羽、周函、李溪然、周敏、李梦瑶、李倩、王禹、王建芬、杜思宇、杨晓梅、夏瑜13名同学在玉溪市各基层单位参加2024年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突出表现予以表扬和感谢。
01 感谢信
(部分感谢信展示)
02 部分受表彰同学 实践感悟分享
吴镜瑞
艺术传媒学院 21级播音与主持艺术A班
实践单位: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郑井社区
实践岗位:社区服务
实践感悟:“返家乡”社会实践是新青年兴家乡,把青春奉献家乡的具体体现。实践期间,我主要协助玉溪团县委完成组织志愿者服务、宣传文稿写作、跟随工作人员下基层送温暖等事务,真正做到了走出校园、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到社会的大课堂中施展才华、增长才干、磨练意志,在实践中检验自己。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我也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来,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郭茹婷
基础教育学院 22学前教育B班
实践单位:大营街街道党群服务中心
实践岗位:公益服务
实践感悟:本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是一次宝贵的学习与成长的机会,我积累了很多经验,不仅增长了见识,还提高了沟通交流的能力,更让我明白了保持自信心的重要性,通过实践成长让我能够更加自信地融入各种沟通场景。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为我提供了锻炼本领、增长才干、提升自我的平台,从实践中汲取经验,练就过硬本领,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不忘家乡、回馈家乡,不断提升技术能力水平,增强服务人民、报答家乡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普羽
基础教育学院 22级小学教育E4班
实践单位: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锦绣社区
实践岗位:授课教师
实践感悟:这个假期,我参加了“大学生返家乡”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此期间,我参加了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的“红色小课桌”活动,运用自己的专业所学,为当地留守儿童们授课。学以致用,使我的专业素养得到了锻炼与提升。本次实践是对我课堂学习的有益补充,也让我认识到了家乡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在支教过程中,我看到了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对未来的憧憬。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深知自己所肩负的责任与义务,应当用自己的行动,为家乡的教育事业献一份力,为家乡的孩子们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从而报答家乡的哺育之恩。
周函
体育学院 22体育教育E班
实践单位:玉溪市江川区宁海街道
实践岗位:办事员
实践感悟:本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让我接触到了不同的人和事,走出学校与课堂,让我在实践中学习与收获。参加社会实践,不仅开阔了我的视野,而且也增长了我的见识,同时,让我深刻认识到当代青年身上肩负的责任与使命。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社会实践期间,我曾因为经验不足,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够成熟,面临许多困难。然而这也让我更加坚定信念,要下定决心发愤图强,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锻炼自己的能力,并将自身所学付诸于实践,为今后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在此,向对我校学生参加寒假“返家乡”实践活动给予积极支持和悉心指导的共青团玉溪市委表示衷心感谢,向受表扬和感谢的同学们表示祝贺。青春正当时,未来皆可期。希望所有文理学子,都能在各自擅长热爱的岗位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