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昆明文理学院版权所有
龙泉校区:云南省昆明市龙泉路岗头村627号 杨林校区: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杨林职教园区 滇ICP备100011043号
电话:0871-65843000
云南日报 2012年6月13日12版
2000年,这是一个传承创新的年代。这一年,寓意“文理并蓄、中外交融”精神的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应运而生。
2012年,迎来一个春意盎然的年代。这一年,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独立授予学士学位证书。
12年间,学院高举“改革、创新、发展”的旗帜,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学科建设为重点,以素质教育为根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努力实现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发挥多科性大学优势,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开拓了独立学院办学模式的新境界,成为云南独立学院发展的领头羊,为云南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路春华秋实,成为独立学院领头羊
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是云南师范大学与云南德慧科教开发有限公司根据国家相关法规政策的规定共同举办的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按照国家统一招生计划面向全国招生;是经教育部批准招收少数民族本科班的全国首批三所高校之一;是全国信息技术应用培训教育工程(ITAT)培训基地。
学院自创建以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党政班子带领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学科建设为重点,以素质教育为根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努力实现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文理并蓄、中外交融,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和国际化,充分发挥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功能。
目前,学院有两个校区:龙泉路校区和杨林校区,是云南省内首家同城异地扩建校区的独立学院。现有总建筑面积22.5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5135万元,图书藏书量92万册。在校本科生达到10163人。专任教师578人,外聘教师89人,生师比为17.48:1。学院下设经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外语学院、人文学院、城市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艺术传媒学院、体育学院和国际学院、基础部、大学外语教学部,有25个本科专业,涵盖理、工、农、经、文、管、教育七大学科门类。开展的非学历教育职业岗位培训、考试和鉴定100余种。
发挥区位优势,彰显国际化办学特色
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进程的启动和“桥头堡”战略的推行,使云南成为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发的前沿。随着云南政治、经济、文化的国际化进程加速,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积极探索国际化办学的道路,确立适合自身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跨越式发展。
学院先后与美国佛蒙特大学,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西班牙阿维拉大学,日本淑德大学,韩国培材大学校、光州大学校,泰国皇家理工大学、远东大学、如诺大学、曼谷大学、易三仓大学,越南国家大学等20多所国外知名院校建立了长期交流合作关系及教育文化联合体。设立培材韩国语教育中心、云南对外教育交流中心法语培训中心、美国韦伯斯特大学泰国校区“教育信息中心”,是国家教育部在西南地区首家批准设立韩语本科专业的高校。
此外,学院通过派出人员参加学术交流、国际高水平的国际会议,或是承办一些本院独具优势的国际学术会议,积极加强与国际相关机构合作与交流,获得科技发展的前沿信息,开阔科研视野,为学院的发展构建一个更好的国际大环境。2010年派出17人前往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考察学习,到2010年度累计组织250余名学生赴泰国、西班牙、韩国等交流学习一年,积极开拓国际化的办学之路。在实践和总结中确立了走“文理并蓄、中外交融”的发展道路,以外语学院韩语、日语、泰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小语种建设为重要推动力和纽带,不断开拓与小语种国家进行教育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加强实践教学,凸显应用型人才优势
实验室的工作水平是反映一所学校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和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近几年来,学院在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同时,对实验室的建立,完善实验室管理体制,加强实验物品的计划、采购管理及实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探索,通过规范实验室管理工作,更好地为学院的教学、科研服务。学院共有实验室25个,其中校内实验室24个,1个民间工艺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室设在剑川县。
按照学院办学定位以及学院的总体发展目标,学院已拟定实验室十二·五发展建设规划,将加大投入,建设数量足够、高质量的基础实验室和必备专业实验室,搭建起基础、专业实践教学的优质平台。逐步探索和大力推进公共实验室向功能综合性、使用共享性、服务开放性、管理人性化的方向发展,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
实践教学是学院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学院现有签约的中长期的实习、实训、实践教学基地及合作机构71个。其中有24家机构是国家重点研究机构或行业领先企业,每学年能为文理学院提供1200(集体、群体实习)人次的实习、实训及就业实践。
艺术传媒学院率先首创的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在省内有模范效应和人才实践、就业的功能模式作用。城市学院和艺术传媒学院实行“论文+作品”的模式,将学生的实习、毕业论文(设计)作品以汇演、会展、学术报告等形式来展示,个别作品已获公司以商业目的询示。工商管理学院以昆明国际会展中心为实践基地,以CBE为平台训练学生,创造系列模拟商务实践、实验平台。人文学院与泰国远东大学合作建立国际交流实习基地,开展每年容量150人次的实习实践教学活动,是文理学院培育国际化视野、品牌高端化人才的重大探索步骤。
倡导科研兴校,学院做大做强切入点
独立学院是一种新的办学模式,在经历了规模扩张阶段的发展以后,如何提高办学质量,建成优秀的独立学院,满足人们对优质民办高等教育的需求,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科研不仅是大学的基本职能之一,也是独立学院做大做强的切入点。
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在倡导科研兴校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面对独立学院倡导科研兴校的诸多困难,通过采取构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有机结合的机制;注重科研管理的过程服务,加大经费投入;注重教学与科研的结合;重视群体效应,提升学术层次;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开阔科研视野等措施,取得丰硕成果。
针对相对薄弱的科研工作,学院从政策导向和管理等方面加强对科研工作的领导,逐渐建立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科教研服务体系。截止2011年,学院已获各级各类科研立项136项,出版著作、教材21部,学术论文300多篇。学术讲座200余场,获科研成果奖9项。
齐抓共管就业,实现了入口旺出口畅
学院成立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将就业指导与服务的各项工作指标落实到个人,实现全院上下就业工作齐抓共管,确保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有序开展,实现了入口旺,出口畅的良好局面。学院历年毕业生最终就业率达93%以上,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注重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各二级学院针对本学院的专业特点,举行各种创业技能大赛,发掘了一大批具备创业能力的学生,部分毕业生在自主创业道路上也取得了成就。
学院2011届毕业生1682人,1666人取得毕业证,占毕业生人数 99.05 %;1666人授予学士学位,占毕业生人数 99.05 %。2009年、2010年毕业生最终就业率连续两年保持在94%,并涌现出了一批先进集体,其中云师大文理学院工商管理系06级国际商务管理班全班100%的初次就业率在“云南网”、“云南信息报”播发,并在“昆明信息港”、“网易”等门户网站转发。2011届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达80%。此外,2011届毕业生中参加考研160人,录取71人,录取率达到44%。